清华三峡气候与低碳中心召开海上风电政策研讨会



    3月24日,清华三峡气候与低碳中心在京召开海上风电政策研讨会。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由清华三峡气候与低碳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张达主持。


    清华三峡气候与低碳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时璟丽研究员,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李琼慧所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产业研究部于贵勇主任,三峡集团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董秀芬首席专业师,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海波副总裁,清华三峡气候与低碳中心副主任、三峡集团国际清洁能源研究室主任黄俊灵博士等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上排从左往右依次为:李琼慧、董秀芬、时璟丽

下排从左往右依次为:王海波、于贵勇


    张希良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发展海上风电有助于清洁能源转型,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张希良介绍到,清华三峡气候与低碳中心课题组利用模型对海上风电中远期发展进行了量化研究,召开此次研讨会是希望请业内专家为中心的研究“把脉”,以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密切结合,为海上风电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曲洋和张鸿宇介绍了我国电力行业低碳转型路径与海上风电发展研究,展示了课题组对海上风电影响因素、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初步分析结果。


    与会专家就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世界主要国家海上风电发展趋势、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存在的挑战和推动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政策建议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对课题组的模型分析结果和报告提纲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董秀芬首席专业师建议,清华三峡气候与低碳中心的研究可从沿海省份碳排放强度出发,分析能源转型目标下海上风电在各沿海省份的角色定位和发展规划。董秀芬强调,发展海上风电有重要的外溢效应,陆上风电技术极大受益于海上风电技术的进步,风电设备出口也将助益全球碳减排的发展。董秀芬认为,未来海上风电应转变为大基地、规模化的开发模式,统筹规划登陆点,节约使用海域资源。时璟丽研究员表示,海上风电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快,目前近海风电已经实现平价上网,但深远海风电还存在较大挑战,应重视对商业开发模式和综合利用模式的探索。李琼慧所长分析了未来风电和光电的发展潜力以及电力行业提前达峰问题。李琼慧认为,2030年前海上风电消纳应该以上岸为主,其中接网工程成本的疏导应是政策机制层面重点考虑的问题。于贵勇主任提出了海上风电应注意规划布局登陆点,考虑多家企业联合建设高压直流送风电上岸。于贵勇指出,2050年我国海上风电实现10亿千瓦装机是可能的,政府支持可以奖励技术创新为主。王海波副总裁指出,当前新能源发展的主要瓶颈是调峰和输电问题,未来海上风电发展可围绕海上能源岛做海上产业园。王海波也指出,近几年我国海上风电发展速度过快,存在质量风险,应出台专门的技术标准和认证体系。黄俊灵主任介绍了三峡集团海上风电发展思路,建议政府尽快出台海上风电大基地建设规划,并表示三峡集团作为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链链长愿意在创新链和产业链方面与上下游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一起研究和创新,推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和我国以及全球的清洁能源转型。



    张希良教授在总结中表示,与会专家的讨论和建议对清华三峡气候与低碳中心的课题研究帮助很大,课题组将根据专家的建议进一步梳理研究着力点,使研究从全国视角、以服务国家碳中和为目标,从整个能源系统、区域低碳转型、产业高质量发展、国际竞争力等角度综合分析问题。董秀芬首席专业师表示,很高兴在此次研讨会上与大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期待三峡集团和清华大学携手推动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