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哈佛 “中美甲烷清单与减排合作” 学术沙龙举行


6月4日下午清华大学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共同主办“中美甲烷清单与减排合作”沙龙。作为“清华-哈佛中美脱碳技术创新与政策研究”项目框架下的系列学术专题之一,沙龙邀请来自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山西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甲烷减排技术成本、监测、行动和国际合作等方向开展研讨。本场沙龙由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滕飞教授主持。


1E909

沙龙现场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薛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中国气候研究院(California-China Climate Institute)主任戴凡、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教授秦凯、山西大学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吉红洁作报告。

E904

薛明作报告

薛明博士以“中国油气行业甲烷排放估算与减排成本分析”为主题,介绍了中国在甲烷减排方面的努力,过去十年油气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以及其通过实地调研对油气行业甲烷排放和减排成本的估计。 薛明最后强调了MRV机制(测量、报告和监测)、技术创新应用和碳市场交易机制在甲烷减排中的重要性。


11B86

戴凡作报告

戴凡研究员的报告以“甲烷减排与中美合作”为主题,指出中国和美国在甲烷来源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并在甲烷减排方面面临相似的挑战,包括量化目标的缺失、包含甲烷的碳市场交易机制的空白、甲烷排放披露报告与监管机制的不完善等。 未来,中美两国可以在公正转型、发展和改进新兴技术、建立完善的MRV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合作,尤其是在农业、油气和污染处理等领域。

F680

秦凯作报告

秦凯教授以“中国煤炭行业甲烷排放星地协同监测进展”为主题,介绍了遥感在测量甲烷排放中的应用和挑战。 中国煤矿的甲烷排放情况较为复杂,运用卫星收集到的数据存在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因此秦凯教授团队通过对山西省煤矿进行甲烷排放实地测量后,指出应尽可能利用所有卫星的数据,增加观测频次,通过地面观测改善卫星反演先验信息,降低排放反演的不确定性,实现 天空地井观测协同的精细化核算,引导和支撑减排。

50C3B

吉红洁作报告

吉红洁研究员的报告以“山西省甲烷控排的行动与挑战”为题,介绍了山西省甲烷排放的特征、煤炭甲烷控排利用的政策和研究,以及未来展望。吉红洁着重指出山西省甲烷控派面临着监测核算困难、标准规范有待更新、政策激励不足、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废弃矿井治理难度高等挑战。

研讨环节,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李兴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高庆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中心副主任朱松丽,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稳、副研究员韩圣慧,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顾阿伦,北京师范大学湾区国际商学院特聘副研究员白波、王铮依次发言,围绕农业甲烷排放清单编制、甲烷减排标准和MRV机制建设、甲烷减排路径优化、公正转型实现等问题展开交流,探讨中美在这些领域拓展合作的可能。

11993
C8C2
亨利·李、滕飞总结

最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环境与自然资源项目主任亨利·李(Henry Lee)和滕飞分别做会议总结。

1A8AE


现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