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22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里约+20”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在《21世纪议程》通过20周年之际,世界各国领导人再聚里约热内卢,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利用“里约+20”峰会的契机,清华大学中国-巴西气候变化与能源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简称中巴气候与能源中心)在里约热内卢主办了“中巴清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并主办或协办了一系列边会。在中巴气候与能源中心中方管委会主任、我校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和校长助理姜胜耀的带领下,中巴气候与能源中心组织我校化工系、核研院、热能系、公管学院、清华阳光公司和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等十多名教授专家参加在巴西的系列活动。
6月19日,中巴清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举行。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巴气候与能源中心牵头,联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联合国协会、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共同主办。
论坛由何建坤和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COPPE学院院长阿基利诺·马丁内斯(Aquilino Senra Martinez)共同主持。中国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和巴西科技部副部长阿尔瓦多(Alvaro Prata)参加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王伟中的演讲以《夯实中巴合作平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可持续发展》为题,介绍了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设定的指标、投入的资源、取得的成就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加强中巴两国的科技合作提出了建议。阿尔瓦多在演讲中介绍了巴西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一些挑战,希望中巴双方未来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章新胜,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张小安,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秘书长潘明涛,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姜胜耀,我校热能系主任李政、气候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齐晔、清华阳光公司总裁吴振一等中方专家学者,以及5位来自巴西里约热内卢大学和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的专家学者先后发言。中巴两国各界人士代表共百余人参会,一致认为中巴两国在清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
论坛结束后,与会代表参观了我校与巴西里约联邦大学合作的酶法制备生物柴油中试装置,王伟中、何建坤和阿尔瓦多、阿基利诺·马丁内斯还为试验装置竣工揭幕。此合作项目是中巴气候与能源中心的工作重点之一,将有力促进我校化工系刘德华教授研究组获全球专利的生物酶法生物柴油技术在巴西乃至拉美地区的产业化应用。
峰会期间,中巴气候与能源中心还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中国联合国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了“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成就和挑战”、“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和“绿色商机企业家论坛”等多个边会。我校的多名教授还参加了由中国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等主办的多个边会并发言。
6月21日,何建坤、姜胜耀应邀参加了由温家宝总理主持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主题座谈会。在里约热内卢期间,何建坤、姜胜耀及中巴气候与能源中心中方主任刘德华还与厄瓜多尔前环境部长、“拉丁美洲未来基金会”创办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主席约兰达·卡卡巴德塞(Yolanda Kakabadse)进行专题交流,就进一步将中巴气候与能源中心扩展为中国-南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及其后续具体计划达成了初步共识。
何建坤、姜胜耀、刘德华等还出席了中巴中心2012年度管委会会议。管委会对中巴中心2011年工作进展表示满意,并确定了后续开展的重点工作。
(摘自清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