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面面观

1.森林碳汇

森林碳汇是最有效的生物碳汇。森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森林碳汇就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平均吸收二氧化碳1.83吨,放出氧气1.62吨。据专家预算,我国森林碳库方214亿~281亿吨碳,森林植被碳密度为30.5~45.75吨碳/公顷。

2.海洋碳汇

海洋碳汇就是利用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表层海水时,借助波浪搅动作用,二氧化碳从大气进入海水,并以碳酸盐形式存储,形成海洋碳汇。海洋碳汇的一种形式是二氧化碳通过“大气—海水表面—深海”的水动力输送进入深海,储存于深海中。另外,进入海水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由无机碳转化成能够储存的有机碳。

3.土壤碳汇

土壤是地球表面最大的有机碳储存地,全球土壤中有机碳库为1.4万亿~2.2万亿吨,大约是生物碳储存的3倍,大气碳储存的2~3倍。土壤碳库及其变动是影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关键生态过程,因此,土壤碳库的精确估算是研究全球变化、土壤碳循环的重要基础,也是人们采取措施增加土壤碳储存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基础。

4.建筑碳汇

给屋顶绿化是很多国外城市普遍采取的有效的建筑降温方式,同时它也促成了时下碳汇的另一种方式——建筑碳汇。屋顶绿化的植物具有黏着粉尘及空气颗粒的作用,雨水可以带着这些粉尘、颗粒进入土壤中,这些粉尘、颗粒再被吸收降解。

摘:电信息报2010.11.05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