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峰会小知识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地球上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在丹麦城市哥本哈根即将召开的会议上,专家和世界各国领导人准备围绕这一问题在科学、政治和社会层面上进行角力。下面是你需要知道的一些知识。

背景及目标

此次峰会的正式名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将于12月7日至18日举行。

这次会议还被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说的详细一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全球首脑会议上通过的,此次会议是加入这一公约的各方所举行的第15次会议。

1997年,各国召开会议修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就温室气体减排达成一致意见,即《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会议也是参加1997年会议的与会各方举行的第5次会议。

哥本哈根会议确定的目标是制定一份接替《定都议定书》的协议。《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年到期。

讨论内容

会议日程上的一个重要项目是,就新的减排目标和截止日期达成一致意见。气候问题科学家已经表示,减排幅度必须比《京都议定书》更加积极(为1990年水平的25%到40%),因为近几年来温室气体水平已经迅速升高。

各国还计划讨论如何使发展中国家能够更好地利用清洁技术,以及如何在气候公式中计入采伐森林的影响并控制住某些地区森林面积不断减少的趋势。

一个大问题是,哥本哈根会议是否会在实际上“达成”新协议,尽管这次会议的初衷就是如此,但各国间的谈判并没有像预计的那样取得很大进展,各国远未就如何实现这次会议的目标达成共识。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克林顿都把哥本哈根会议称为通往新协议道路上的垫脚石。

发展中国家如何适应

这是新谈判的关键所在,因为两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和印度的污染水平正在迅速提高。中国和印度都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除了让发展中国家能够更好地利用清洁技术以外,此次会议的一个关键目的是要在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国家之间平衡对双方的减排要求。

谈判者必须考虑到,尽管中国等国家目前制造了大量的温室气体,但他们的人均排放量仍然非常低,发展中国家还指出,工业化国家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导致目前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信息来源:2009.12.07北京参考消息